比较教育研究

教育思想与理论研究

  • 孟禄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国际理解观点述析

    陈光春;周洪宇;

    保罗·孟禄一生致力于国际教育合作,积极推进国际理解与世界和平。孟禄认为一个民族形成的根本在于拥有本民族的共同文化,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推进国际理解的重要方式,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主要通过教育来完成。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独特的价值,一是促进世界文化的传播,二是促进国际理解的达成。孟禄建议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合格公民与国际理解四者有机结合,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素养,发展教育繁荣民族文化,由此推进国际理解和世界人民友好相处。对于孟禄国际理解以美国利益为根本、确保西方教育的领导地位等观点,应客观认识其局限性。

    2021年01期 v.43;No.372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65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6 ]
  • 列维纳斯他者性视野中的公民品格及其培育

    冯建军;

    公共人的衰落已成为当代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法国思想家列维纳斯的他者性思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列维纳斯看来,他者是不同于我的主体,具有独特性、差异性,我与他者之间是非对称的伦理关系,我必须为他者负责,为他人而活。遵守他者性伦理原则,公民必须具有关怀、责任、友爱与奉献等伦理品格。培育公民的他者性伦理品格,需要转变个人主体的观念,从为己到为他,确立他者的伦理主体;构建"我与他者"的伦理关系;谋求我与他者的面对面的"相遇";唤醒公民爱与责任的良知。

    2021年01期 v.43;No.372 10-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1441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47 ]
  • 国际视野下传统文化教育的立场选择和对策分析

    侯前伟;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要明确如何对待本国的传统文化,并给出适切的教育对策。通过对"文化"概念内涵进行分类,可明确传统文化教育隐含的三种基本立场:推崇继承、批判反思和融合发展。借助这三种立场对不同国家的具体传统文化教育举措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发现,在推崇继承立场下,各国所面临的国内外文化境况决定了其教育目标是扩大优势地位还是保障文化安全,课程体系是重视融合还是强调特色。在批判反思立场下,各国对历史问题的定性决定了其基本态度是"瑕不掩瑜"还是"亡羊补牢",也决定了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与占比。在融合发展立场下,各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冲突的程度决定了其落脚点是观照现实还是面向未来,课程设置是强调多学科融合还是单独设立。

    2021年01期 v.43;No.372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117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6 ]
  • 文化回应性教学国际研究现状与趋势——基于WOS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

    丁福军;张维忠;

    在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文化回应性教学备受关注。应用计量可视化软件HistCite 分析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SSCI数据库收录的文化回应性教学研究文献,绘制了文献引证关系图谱,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文化回应性教学研究自2006年后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美国是该领域学术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研究聚焦于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内涵理解与课堂实践,文化回应性教学与教师教育;研究内容不断细化、深化与多元化。加强文化回应性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重视本土建构与国际视野的互动研究,增强基于证据的文化回应性教学实施效果研究,推进教师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培养的追踪研究是未来的趋势。

    2021年01期 v.43;No.372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55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4 ]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

  • 美国职业教育运行框架与内生诉求——《加强21世纪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透视

    祁占勇;王羽菲;

    职业教育是美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为全方位升级生涯与技术教育系统并提升其质量,在经济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等综合影响下,美国于2018年7月颁布《加强21世纪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主要以特殊人群、面向就业、绩效问责、简政放权等内容为运行框架展开了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腾飞的宏伟蓝图。新法案呈现出以实现所有学生的成功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与企业合作、以科学的治理模式激发生涯与技术教育发展活力、以法律"组合拳"推动生涯与技术教育发展的内生取向。

    2021年01期 v.43;No.372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189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5 ]
  • 美国加强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动因及策略

    李玲玲;许洋;宁斌;

    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制造业回归"发展战略,美国将复兴制造业视为提振经济的重要举措。为了增加制造业就业率、应对"技能短缺"问题、适应工作性质的变革,美国联邦政府将加强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列入优先事项,采取增强制造业职业的社会认同感、加强以制造业为重点的STEM教育、大力推广学徒制与行业证书制度三大策略。这些虽然在增加工作岗位、降低失业率、扩大学徒雇佣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民众对制造业行业的偏见难以改变、雇主基于成本和效益考虑对参与劳动力发展计划的态度消极、学徒制推广受限的隐性挑战。综观美国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策略,蕴含"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学以致用、合作共赢"四大理念。

    2021年01期 v.43;No.372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137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1 ]
  • 独立后哈萨克斯坦职业技术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与举措

    王正青;苟鸣瀚;

    哈萨克斯坦职业技术教育在该国独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职业技术教育经历了艰难转型与缓慢发展、规范化与制度化发展、系统化与大众化发展三个阶段。通过构建立体化职业技术学校体系、完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强化校企协同、下放职业教育管理权以及改善职业学校基础办学条件等措施,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现代化体系。哈萨克斯坦职业技术教育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缺少社会民众支持、优质教师资源匮乏、职业教育结构失调以及评价机制不尽合理等问题,这为未来该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明确了改进方向。

    2021年01期 v.43;No.372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60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6 ]
  •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中性别刻板印象及应对

    陈晓雨;

    以严密标准、系统完整、融汇互通的顶层设计为基础,利用"双元制"确保劳动力再生产质量,通过人才素养与劳动力市场的紧密联系来保障就业,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优势显著。但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仍广泛存在,使德国教育和就业系统中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加剧了德国劳动力市场风险,不利于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此,德国发挥学术界先锋作用,利用研究佐证克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采取结构调整措施增强"双元制"的吸引力,改善职业教育与培训性别差异;并从不同教育阶段着手帮助学生建立性别平等观念,消解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全面应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带来的挑战。

    2021年01期 v.43;No.372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138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5 ]

基础教育治理模式研究

  • 福利政治视域下沙特王国国民教育评析

    李国强;

    沙特王国是中东和伊斯兰国家教育的代表,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以沙特王国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福利政治的视野下,采用政治学、历史学和教育学交叉研究的方法审视沙特王国的福利性教育得失。沙特王国的福利性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是沙特政府推行福利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教育的政治倾向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平等。近年来沙特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这些改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去福利化、公平化以及市场导向的倾向,然而鉴于福利性教育的政治意义,王国的教育改革很难有质的突破。

    2021年01期 v.43;No.372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4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日本综合学科高中改革现状与发展困境研究

    金红莲;

    日本综合学科高中是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新型高中,主要以普职课程融通和科目选修制为特点,将升学为主的普通教育和就业为主的职业教育融合在一所学校体系内。综合学科高中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主要体现在三级教育管理体制、办学规模、课程设置、学分制课程管理方式、校外学分认定及毕业生双向出路等方面。但综合学科高中也面临发展中的深层困境,如政府后期财政投入不足、高中序列化问题加剧、课程优势削弱、教师队伍建设不充分以及"重升学、轻就业"倾向凸显等。日本综合学科高中在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改革中独有的优势逐渐消失,重新构建综合学科作为第三学科的主体性和独特性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2021年01期 v.43;No.372 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106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6 ]
  • 融合教育背景下芬兰特殊需要学生的支持模式

    张文秀;彭婵娟;王雁;

    21世纪以来,芬兰在PISA测试中表现卓越。究其重要原因,芬兰高质量且均衡化的教育背后离不开体系完备、运行良好的针对特殊需要学生的支持模式。在经历了完全隔离式支持模式、半隔离式支持模式和双层支持模式之后,芬兰建立起涵盖一般支持、密集支持和特殊支持的三层支持模式,以尽早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确保所有学生均可以在最佳的环境和适当的支持下受益。此外,这一支持模式还配套了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的经费保障机制以及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呈现出平等融合、尽早干预、动态灵活、多元参与以及高度自治等特点。

    2021年01期 v.43;No.372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198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5 ]

学前教育研究

  • 日本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的多维行动路径

    张建;

    为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本自2015年开始实施保育支援新制度,加快普惠性托育服务发展。以保障托育服务"可获得""可负担"和"有质量"为目标牵引,日本政府通过对"二战"后形成的保育支援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实施托育服务无偿化政策以及构建严格的托育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努力实现普惠性托育服务覆盖全部育儿家庭。纵观5年来日本普惠性托育服务发展成果,在有效降低育儿家庭经济负担的基础上,其托育服务的有效供给和育儿家庭托育服务利用率均得到显著提高。

    2021年01期 v.43;No.372 93-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3363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49 ]
  • 托幼服务治理模式国际比较及中国路径选择

    范昕;李敏谊;叶品;

    在后工业化、老龄化、全球化等背景下,增加托幼服务供给成为全球性的政策选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托幼服务治理模式存在显著的制度差异,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托幼服务治理模式:托幼整合模式(以瑞典为例)、托幼分离的双轨模式(以法国为例)和托幼关系复杂的多元模式(以美国为例)。不同治理模式的形成和变革受制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和制度环境,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新时期我国建构托幼服务治理体系应该采用分阶段策略,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鼓励地方实践的多元化,并最终完成托幼服务的整合。

    2021年01期 v.43;No.372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3649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7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