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

  • 美国大学中的院长:制度、文化和责任

    王英杰;

    文章首先介绍了美国大学中院长职位的产生,分析了大学中院长所处的独特文化和制度环境,院长既是优秀的学者,又不能等同于教师,既是学术领导人,又不能等同于专职的行政人员,院长在夹缝中生存。文章进而对美国大学中院长的领导职责以及院长所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文章最后指出,院长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校领导的支持和教师的理解。

    2015年02期 v.37;No.30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56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23 ]
  • 美国院校研究领域变迁的专业社会学分析

    魏署光;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院校研究的领域发生了较大的变迁,由办学效率转向学校效能。院校研究人员在入学管理及学生学习成果评估事务中的参与越来越多,日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高校决策者、认证机构及美国院校研究会是院校研究领域变迁的推动力。变迁导致了院校研究专业的分化,影响了院校研究的专业认同。美国院校研究会开始对院校研究进行重新界定。

    2015年02期 v.37;No.301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63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4 ]
  • 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分析——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为例

    余新丽;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采用系统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流程和方法,形成了"规划—实施—评估"的循环战略管理模式,注重对战略规划的实施进行过程监督,采用关键绩效指标和"仪表盘"等先进技术手段监控战略实施的进展情况,通过变革预算模式保证战略实施的资源配置。

    2015年02期 v.37;No.301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24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61 ]
  • 走向治理:俄罗斯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变革取向

    刘淑华;刘欣妍;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特征初露端倪,表现为:管理走向法制化,大学运行的依据是联邦法律和大学章程;一长制与会议制相结合,校长直接管理学校,校全体大会和校学术委员会实施总领导;决策主体分散化,教师、学生、社会力量、外部主体开始参与学校管理;权力中心下移,系和教研室成为拥有一定自主权的组织。

    2015年02期 v.37;No.301 19-2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857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06 ]
  • 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基于“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的分析

    郭芳芳;史静寰;

    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加强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领域的成果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国际比较教育学会"(CIES)、"高等教育专题研究组"(HESIG)合作,于2013年10月27日~2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与会者探讨了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以及相关调查与测验工具的编制与使用情况。

    2015年02期 v.37;No.301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733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97 ]
  • 一种全新的尝试:高等教育质量测评的国际动向——OECD“高等教育学习成果测评”的设计与实施

    陈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历时5年研发了一套旨在测评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学习成果的国际比较项目——"高等教育学习成果测评"。从"提出设想"到"面对挑战",从"研发工具"到"投入实践",该项目在测评理念、测评方式、测评内容和技术方面突破了传统质量评估的学院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性的国际测评方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拓展价值。

    2015年02期 v.37;No.301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06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89 ]
  • 美国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的演进与特点

    司俊峰;

    20世纪80年代迄今,美国开展过三次大规模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点评估活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美国1982年评估首次融入了客观性的量化指标,1995年评估进一步加强了对博士学位点特征的持续关注,2010年评估则实现了评估理念的全面变革。

    2015年02期 v.37;No.301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55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4 ]

教育思想与理论

  • 新管理主义改革进程中西方学术职业的变革与坚守

    黄亚婷;彭新强;

    本文重点分析新管理主义改革在学术职业领域所引发的变革。作者认为改革使得学术身份处于重新锻造且冲突动荡的过程;学术职业群体内部分层加剧,且出现了管理阶层;学术人员丧失专业特权且面临权力再分配;学术科研体现出科研评估绩效化和科研活动商业化的明显趋势;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管制性明显增强,外部竞争性加剧;最后,在由外界赋予的传统学术自由大幅度减少的同时,学术人员也在主动争取新的学术自由。

    2015年02期 v.37;No.301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785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68 ]
  • 多元文化教育与学校变革

    田友谊;林静;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涉及种族、族群、性别、阶层、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深入,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误解逐渐出现,并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尝试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误解进行梳理与分析,进而从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蕴与维度澄清对其的误解。基于多元文化的视野,从学校变革整体图景的勾画、革新性课程变革的实施、文化敏感性教学的开展等层面探讨学校变革的路径。

    2015年02期 v.37;No.301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22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92 ]
  • 批判教育解释学论纲

    卢朝佑;扈中平;

    批判教育解释学源于批判理论和解释学的发展,是基于批判教育学与批判解释学的融合,使解释学同社会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相结合,霸权是其针对性。再现是限制性原则,描述了前批判的解释;批判反思描述了批判的解释,称作可能性原则。批判教育解释学的实践有助于促进真正让我们超越受到限制的交流而达到反思性的解放,建立一种真正解放的合意,致力于人的解放和确保有利于人的解放的社会。"培育主体的批判意识、建立厚民主对话情境、造就批判的和可能性的语言、秉持反思性改造和转化行动"成为批判教育解释学的兴趣。

    2015年02期 v.37;No.301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7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0 ]
  • 杜威教育思想跨时空传播与吸收的历史比较研究述评(1996~2012)

    赵康;

    通过展现1996年~2012年间有关杜威教育思想在世界传播和吸收的研究状况,本文认为国外这类研究在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方面显出多样性,其方法论大多可用"外化"理论解释,方法上呈现为历史与比较分析结合的走势。这种结合为揭示与解释教育知识的跨文化传播与吸收过程及其"机制"提供了历史案例,并促成国际视野的建构。其研究案例有助于重新评价杜威在教育史上的地位,也有助于理解和借鉴"外化"理论以及历史与比较研究结合的取径。

    2015年02期 v.37;No.301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88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4 ]
  • “碎片化思维”:托马斯·波克维茨“社会知识论”的思想通道

    林丹;李先军;

    美国教育学家托马斯·波克维茨的"社会知识论"侧重考量知识的"社会性",基本观点包括:知识具有社会性;知识与权力密不可分;社会知识论是一种研究方法论。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碎片化思维"这一思想通道对学校知识、教育改革、研究方法论进行解构,教育研究者应理性表达批判、教育决策者应坚守知识分子立场、教育实践者亦应是"研究者"。这是波克维茨"社会知识论"给予教育工作者通过教育改革、实现社会重构的重要暗示。

    2015年02期 v.37;No.301 74-7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99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24 ]
  •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价值新探

    袁梅;倪志勇;

    蒙台梭利教育是新教育运动的典型代表,本文基于社会发展的五大文明模型,诠释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价值新特征,认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社会理想、科学性、培育创新人才、对儿童的关爱、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2015年02期 v.37;No.301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98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07 ]

课程·教材·教法

  • 马来西亚小学道德教育新课标探析

    龙思思;

    马来西亚小学道德教育新课标从2011年起在全马小学中逐级推行,每个年级单独课标。新课标由导言、课程目标、内容组织、价值观、道德教育技能、教学评估标准等部分组成,具有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与社会的关系,注重思维技能培养,推行渐进式教育,重视形成性影响等特点。该新课标对我国道德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特别是道德课程评估标准的制定有较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2015年02期 v.37;No.301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4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3 ]
  • 社会与情绪学习及其实施策略——基于美国中学课堂的教学与实践

    陈权;

    "社会与情绪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是由美国学者率先提出的,旨在提高学生情商、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态度、降低他们的问题行为。与一般社会课程不同,社会情绪学习更加强调整体性与全面性,并且拓宽了对学生进行的积极干预活动,包括提高情绪智力、社会能力训练、预防暴力、品格教育、心理健康促进等各个方面。本文重点介绍了社会与情绪学习及其在美国中学课堂上的教学策略,为我国开展相关教育和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015年02期 v.37;No.301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164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67 ]
  • 中美初中数学课程的比较研究

    严虹;吴立宝;康玥媛;

    以中美两国现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数学》与Pearson出版集团2009年出版的《Connected Mathematics(第二版)》、美国Mc Graw-Hill公司2009年出版的《IMPACT Mathematics》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分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借此探求中美初中数学课程的异同,进而对我国初中数学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2015年02期 v.37;No.301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684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57 ]
  • 中美初中课堂中数学任务特征的比较研究

    邵珍红;

    本文以30节中美数学课堂为研究对象,从背景知识、表现形式、认知水平特征等方面对中美数学课堂中的数学任务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课堂中的数学任务数量比美国多,倾向于解决纯数学类任务,美国课堂倾向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国课堂中的练习类任务占比例最大,且多为"无联系的程序型",美国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占比例最大。

    2015年02期 v.37;No.301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904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64 ]
  • 中美教师数学教学知识比较研究

    曹一鸣;郭衎;

    本研究运用密歇根大学研发的MKT测试工具,从一般内容、特殊内容、学生相关、教学相关等角度及四个内容方面对中国2,764名初中教师进行测试,并与美国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教师总体表现优于美国教师,特别是一般内容知识和数与代数方面,但中国教师的教学相关内容知识和统计,特别是关于数据的使用方面却弱于美国教师。

    2015年02期 v.37;No.301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689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238 ]

  • 第二届“明远教育奖”评选通知

    <正>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密切结合,推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创新,加强中外教育的学术交流,北京师范大学基金会顾明远教育研究发展基金于2015年启动第二届"明远教育奖"评选活动。一、奖项设置本次评奖分为三个类型:(1)研究类;(2)实践类;(3)海外类。其中,前两个类型面向国内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每个类型设特等奖1名,优秀奖5名,奖金分别为10万元人民币和3万元人

    2015年02期 v.37;No.301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6 ]
  • 下载本期数据